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释放“小城镇”活力 助推德州乡村振兴——德州(2)

来源:小城镇建设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小城镇宜居宜业水平 县镇同权,充分释放小城镇发展活力 尤其是自去年以来,德州市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科学确定城镇性质

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小城镇宜居宜业水平

县镇同权,充分释放小城镇发展活力

尤其是自去年以来,德州市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科学确定城镇性质和发展边界,明确城镇功能分区,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升中心镇各类规划的操作性,强化城镇各类规划的刚性和法律属性,探索城镇规划专家委员会制度和城镇建设行为提级审批制度,确保中心镇建设行为的科学和高效。

近年来,德州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全力加快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步伐,特别是自2014年底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以来,紧紧围绕人的城市化,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路子,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德州市将根据中心镇建设需要,建立下沉下放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将精干力量下沉至中心镇审批分局,切实提高群众办事的体验感、获得感、满意度。

“在德州市,小城镇建设的热潮正一浪高过一浪,广大农民正走出农村、走出土地进入城镇投资兴业,他们开店铺、做买卖或者进企业务工,幸福生活正在逐渐开启。”德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希岩介绍说。

在小城镇建设中,德州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按照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特色突出、环境优美、设施配套齐全的总体要求,科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建立起了覆盖面广、衔接性强的城镇规划体系,组织编制了《德州市中心镇建设指引导则(实行)》,指导乡镇按照“以人为本、优化布局、因地制宜、特色多元、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原则,从农民市民化、产业发展、城镇就业、项目建设、资金扶持、土地政策等多方面指导和支持城镇建设发展。

为打造优美的居住环境,近年来德州市共投资230余亿元开工建设穈镇湿地公园、祝阿镇世纪大道、尚堂镇雨污分流工程、柴胡店镇特色街区等小城镇建设项目1223个,还将集中实施铁营镇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德平镇正平大街提升项目、柴胡店镇新河湿地公园项目、宋楼镇新型社区建设项目等350余个重点项目,预计投资近800亿元。

随着全市小城镇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的加速,小城镇能否建设好、产业是否跟得上,成为了德州市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考虑到的首要问题。

目前,德州市各乡镇(街道)正编制各自的实施计划,点面结合、长远结合、梳理小城镇建设环境治理实施项目,制定管控措施,全面提升全市小城镇环境、功能、产业、文明程度等,使小城镇真正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经过多年建设,陵城区糜镇尽显“大气”,不仅建起了一排排的新楼房、环境优美的陆乡文化公园,还建设了陵城区第八中学、祥龙高级中学,人口和产业聚集效应充分显现。现在镇政府驻地常住人口达2万余人,工业园区吸引51家企业入驻,7000余名村民在园区务工。

齐河县祝阿镇就将“产城融合”作为推动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在注重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的基础上,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联动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做大做强文旅康养和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总投资600多亿元的20个重点文旅项目,带动当地3000余名农村群众就近就业,年增收4万元,以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契机,带动附近1500余户群众就近经营“农家乐”“采摘游”,户均增收10万元。小城镇的建设有效的反哺了乡村振兴规模型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镇经济持续发展,为小城镇的发展增添了活力、鼓足了后劲。

文章来源:《小城镇建设》 网址: http://www.xczjszz.cn/zonghexinwen/2022/0924/492.html



上一篇:诸城市贾悦镇:推进“环卫一体化保洁”,打造
下一篇:聊城冠县移动:积极配合管线落地 助力新型城镇

小城镇建设投稿 | 小城镇建设编辑部| 小城镇建设版面费 | 小城镇建设论文发表 | 小城镇建设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小城镇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